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

时间:2010-04-12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  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
  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代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。临床以多汗,夜啼,浮躁,枕秃,肌肉废弛,囟门迟闭,乃至鸡胸肋翻,下肢弯曲等为特性。是今朝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。按照本病的临床特性,散见于中医学汗证、五迟、五软、鸡胸、肾疳等疾病。本病常产生于冬春两季,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,尤以6-12个月婴儿发病率较高。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,家产性都市较屯子高。本病预后一样寻常精采,但罹患其他疾病,常使病程延宕。或因病情较重,治疗失踪宜,病后可留下某些骨骼畸形。

    我国古代早在{诸病源候论》一书中,已提出了背偻、多汗、齿迟、发稀等与本病相似的证候,并提出了·数见风日”的防备法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中已有本病胸骨与脊柱畸形的证候记实,称“龟胸”、“龟背”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中则提出气贫血亏可导致“筋骨亏弱衰弱步难移,牙齿不生发疏薄,身坐不稳说话迟”等症状。

    [病因病机]

    发病缘故起因是因为天赋天禀不敷,后天喂养失踪宜,脾肾虚亏所致。

    胎养失踪宜有身时期妊妇的饮食起居,精神调摄,无不影响胎儿的营养与发育。妊妇起居不常,营养失踪调,或疾病影响,都可造成胎儿失踪养,天赋肾气不敷。

    乳食失踪调母乳缺乏、人工喂养,未实时添加辅食,或食物的质和量不能餍足小儿发展发育的必要,致使营养失踪衡,脾肾虚亏,产生本病。

    日照不敷耐久不直接打仗阳光,可引起气贫血弱,影响脾肾成果。影响日照不敷的身分,常与户外勾当少,气氛中多烟雾,或阳光被玻璃所挡有关。

    本病病机因为脾肾虚亏。盖肾为天赋之本,脾为后天之源。脾肾不敷,可影响其他脏腑,故病变之初,不只呈现脾肾衰弱,还可呈现心肝火旺、肺卫不固等证候。肾主骨髓,病之后期,症情较重,常见肾虚髓亏,骨气不充,骨质松散,成骨迟钝,乃至骨骼畸形。因为佝偻病患儿体质衰弱,肺性情虚,抗病手段低下,感应熏染风邪后,常易蕴郁肺络,肺气闭塞而引起肺炎喘嗽;或因乳食不节,脾失踪健运,导致泄泻。

    [临床诊断]

    1.多见于婴幼儿,好发于冬春季节。

    2.发病初期有浮躁夜啼,精神冷淡,纳呆,多汗,枕秃,囟门迟闭,牙齿迟出等。

    3.病至激期,除初期默示,还可见乒乓球头(颅骨软化)、方颅、肋骨串珠、肋缘外翻、肋膈沟、手镯、鸡胸、漏斗胸、“O”型或“r型腿、脊柱后突或侧弯等。

    4.化验血钙正常或稍低,血磷较着低落,钙磷乘积小于30,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。腕部X线摄片,可见于骺端有毛刷状或杯口状变化,也可见骨质松散,皮质变薄。

    [辨证论治]

    一、辨证要点

    1.辨轻重症见浮躁,多汗,枕秃,纳呆,囟门开年夜,未见骨骼厘革者为轻;症见精神冷淡,汗出如淋,肌肉废弛,颅骨软化,或方颅,前囟迟闭,主要鸡胸,下肢弯曲,脊柱畸形者为重。

    2.辨病位病在脾,肌肉废弛,形体虚胖,纳呆便稀;病在肾,头颅骨软,头方囟年夜,齿生迟钝,鸡胸龟背,下肢弯曲,肋骨外翻;病在心,精神浮躁,夜啼不安,说话缓慢;病在肺,毛发稀软,面白多汗,轻易感冒;病在肝,坐迟立迟,行走无力,两目干涩,脾性暴躁,时有惊惕,乃至抽搐。

    二、治疗原则

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,补肾填精。病之早期,证属脾肺气虚者,治以健脾补肺;证属脾虚肝旺者,治以健脾平肝。证情较重者,多为肾精吃亏,治以补肾填精为主。

    三、分证论治

    1.肺性情虚

    证候:形体虚胖,神疲钝力,面青唇白,多汗,发稀易落,肌肉废弛,年夜便不实,纳食淘汰,囟门增年夜,易重复感冒,舌淡,苔薄白,脉细无力。

    剖析:脾虚气弱,则虚胖,神疲,乏力;脾主肌肉,脾虚化源不敷,不能营养肌肉,则肌肉松软无力;脾主运化,运化失踪健,则纳食淘汰,年夜便不实。发为血之余,气血不敷则发稀易落。肺主外相,肺虚表卫不固,则多汗,易重复感冒。

    治法:健脾补肺。

    方药:人参五味子汤加减。常用药:人参补益元气,白术、茯苓健脾助运,麦冬养阴生津,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,且能敛阴止汗,甘草辅人参以益气和中,生姜、年夜枣协调营卫。盗汗自汗,加浮小麦、龙骨、牡蛎固涩敛汗;年夜便不实,加山药、扁豆、苍术益气健脾助运;夜寐哭吵,加夜交藤、合欢皮养心安神;易重复感冒者,加黄芪、防风补气固表。

    2.脾虚肝旺

    证候:头部多汗,面色少华,发稀枕秃,纳呆食少,坐立、行走无力,夜啼不宁,时有惊惕,乃至抽搐,囟门迟闭,齿生较晚,舌淡,苔薄,脉细弦。

    剖析:脾虚气弱,故多汗,,乏力,纳呆;脾虚化源乏力,气血不敷则发稀枕秃。肝失踪阴血濡养,肝木偏旺,则夜啼不宁,轻易惊惕,乃至抽搐;肝主筋,肝气不敷,则坐立、行走无力。体虚发育迟钝,渐次由脾及肾,故囟门迟闭,齿生亦晚。舌淡,苔薄,脉细弦均为脾虚肝旺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健脾平肝。

    方药:益脾镇惊散加减。常用药:人参补益元气,白术、茯苓健脾助运,龙齿、朱砂安神镇像,钩藤平肝熄风,灯心草清降心火,甘草协调诸药。

    体虚多汗,加五味子、龙骨、牡蛎生津固涩止汗;睡中惊惕,加石决明、珍珠母熄风镇惊;夜间哭吵,加木通、竹叶清心降火;重复抽搐者,加龙骨、牡蛎、蜈蚣潜阳熄风镇痉。

    3.肾精吃亏

    证候:面白虚烦,多汗肢软,精神冷淡,智识不聪,出牙、坐立、行走迟钝,头颅方年夜,鸡胸龟背,肋骨串珠,肋缘外翻,下肢弯曲,或见漏斗胸等,舌淡,苔少,脉细无力。

    剖析:肾主骨髓,脾主肌肉,症重由脾及肾,肾气吃亏则方颅,鸡胸,漏斗胸,下肢弯曲。脾虚气弱,化源乏力,则面白,多汗,肢软。肾主脑髓,·久病肾虚,则智力不健。

    治法:补肾填精。

    方药:补天年夜造丸加减。常用药:紫河车补肾填精,人参、黄芪补益元气,白术、茯苓、山药益气健脾,鹿角、枸杞子补益肝肾,当归、熟地黄、白芍、龟板滋养阴血,枣仁、远志养血宁心安神。

    汗多,加龙骨、牡蛎、瘪桃干固涩止汗;纳呆食少,加砂仁、焦山楂、鸡内金醒脾开胃,消食助运;智识不聪者,加郁金、石菖蒲解郁开窍。

    [其他疗法]

    一、中成药剂
   
    1.玉屏风口服液每服5-10n,L,1日3次。用于肺性情虚证。

    2.龙牡壮骨冲剂每服1/2—1包,1日3次。用于肺性情虚及脾虚肝旺证。

    3.六味地黄丸每服2-4g,1日3巍S糜谏鼍钥髦ぁ?/p>

    二、单方验方

    1.紫河车1具,煅牡蛎、黄芪各30g,蜈蚣10条,青盐10g。焙干研为细粉,分100小包。每次1包,温开水冲服,逐日2次,连服1个月。

    2.黄芪、菟丝子、苍术、麦芽各10g,牡蛎30so1扫1剂,水煎服。用于肺性情虚证。

    3.龟板、鳖甲、鸡内金、鹿角、乌贼骨各中分,研为细末。每服1g,1日2次。用于肾精吃亏证。

    [防备照顾护士]

    一、防备

    1.加强户外勾当,多晒太阳,增强小儿体质。并积极防治慢性病。

    2.倡导母乳喂养,实时增加辅食。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磷较厚实的食品。

    3.天天服维生素D400TU防备。

    二、照顾护士

    1.患儿不要久坐、久站,灌注贯注产生骨骼变形。不系裤带,穿背带裤,灌注贯注肋骨外翻。

    2.辅佐患儿作俯卧举头举措,天天2-3次,灌注贯注鸡胸形成。

    3.直接照射阳光,同时仔细灌注贯注受凉。

    [文献择要]

    《诸病源候论·小儿杂病诸候》:“小儿有血气未拭魅者,肤腠则疏,若厚衣温卧,腑脏生热,蒸发腠理,津液泄越,故令头身喜汗也。……齿是骨之所终,而为髓之所养也,小儿有禀气不敷者,髓即不能充于齿骨,故齿久不生。……足少阴为肾之经,其血气华于发。若血气不敷,则不能润悦于发,故发黄也。”

    《小儿药证直诀·龟胸龟背》:“肺热胀满,攻于胸膈,即成龟胸,又干娘多五辛亦成。儿生下客风人脊,逐于骨髓,即成龟背。”

    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儿五迟之证,多因父母气贫血弱,天赋有亏,致儿生下筋骨亏弱衰弱,行步艰巨,齿不速长,坐不能稳,要皆肾气不敷之故。”

    [当代研究]

    胡淑德,阎田玉,凌晓明。佝偻病患儿中西药治疗对血清25—(OH)03水平的比较不雅察看.中医杂志193;34(5):295

    对佝偻病患儿中西药治疗前后血清25—(0H)D3水平举办比较不雅察看,中药以益儿Ⅲ号(黄芪12g,党参9S,黄精10g,公丁喷香0.5g)治疗,西药授与口服钙剂及肌注维生素D3治疗。功效:中药组19例中,治疗1个月病愈8例,2个月治愈7例,3个月治愈4例;西药组19例中,治疗1个月病愈10例,2个月治愈6例,3个月治愈3例,两组临床疗效根基同等。两组治疗前25—(OH)D)均低落,治疗后25—(佃)D)均较着升高(P<0.01),但西药组升高幅度较着高于中药组。

    张国恩,赵之璋,许庆友,等.中医药治疗小儿佝偻病临床研究.河北中医1993;15(1):21用健骨冲剂(黄芪、茯苓、枸杞子、丁喷香、牡蛎、鸡内金等)治疗60例,2个疗程(8周)后,治愈28例,好转30例,无效2例。以为中药治疗本病既要健脾益气,奋发肾气,规复调解机体的自身成果,又应将药物中所含的钙及其他微量元素补充于人体,增强体质。

上一篇:遗尿 下一篇:小儿水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