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络调节疾病的事理

时间:2010-04-10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  经络是一个通道体系,由经脉和络脉组成。经脉为该体系的首要干道,有坚贞的循行蹊径,有规律地纵向运行,深层散布;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,为次要通道,呈收集状运行,散布浅表。这个体系在内部连属于五脏六腑;在外则连属于筋肉、皮肤。致病邪气可经由过程该体系入里;体内病变经由过程该体系默示于外;脏腑疾病经由过程该体系彼此传变。总之,它是运行满身气血、联结脏腑形体官窍、雷同上下内外、感到传导信息、调治机体各部的通路。

  我国中医学试探了经络规律,科学地阐释了人体心理征象、病理默示,并成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络理论,以此耐久引导着临床疾病的诊断(循经诊断、分经诊断),并引导疾病的治疗(针灸治疗、按摩治疗)。

  经络的浸染机理

  经络体系对人体的生命勾当起着非凡很是紧张的浸染。归纳起来,首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
  一是雷同表里上下,联结脏腑器官;

  二是通畅满身气血,濡养脏腑构造;

  三是感到传导浸染:在针灸时,病人呈现酸、胀、麻、重等认为称为“得气”。针刺认为沿着经络循行部位而传导、放射,称为“行气”。得气和行气征象,便是经络感到和传导浸染的详细默示。固然,在病理状况下,经络亦可成为病邪侵入和回响反映疾病信息的路子。

  四是调治性能平衡:当人体产生疾病时,便会呈现气血反面及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况。用针灸、按摩、气功等治疗要领,在相干穴位上施以必然的刺激量,即可引发和增强经络的自动调治和节制性能,更正气血阴阳的失踪调状况。

  经络病变的范例

  一是经气虚实:经络的气血偏盛,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、构造、器官的成果过亢,破损各经络、脏腑心理成果的和谐平衡而发病。经络的气血偏衰,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构造器官的心理成果减退而发病。

  二是经气郁滞:在正常情形下,经气灵通则经脉气血的运行通行。若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,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心理成果。譬喻,足厥阴肝经的经气倒霉,常是形成胁痛、瘿瘤、梅核气、乳房结块等的首要缘故起因。五官九窍,乃五脏之外窍,故经气不畅也常影响到孔窍,呈现响应的症状。如肝开窍于目,肝郁化火,经气郁滞,则现目赤肿痛等;肾之经气不能上充于耳,则呈现耳聋等。

  三是经气逆乱:经络的气血逆乱,主若是因为经气的升降逆乱,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,导致气血的上逆或下陷而致病。

  四是经气衰竭:经络的气血衰竭,是指因为经气的衰败至终绝,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呈现生命严肃的一种病理厘革。因为十二经脉之经气是彼此跟尾的,以是,一经气绝,十二经气亦随之而绝。临床上经由过程不雅察看经络气血衰竭的默示,即可武断病变的成长和预后。

  经络理论的运用

  经络调节的领域甚广,有较主要的、但限于部分群体的疾病肿瘤等,也有较轻浅、但围困面甚广的群体亚康健状况如痤疮、颈腰椎综合症、失踪眠、便秘、高脂血症、性成果窒碍等。上述状况或疾病的调节,无不浮现出经络调解的上风。

  经络理论在临床被普及应用,归纳起来,最为规范的有以下几方面。

  一是“分经辨证”:即是按照经络的循行部位及心理病理特点,剖析各类病证,举办辨证论治。

  二是“循经取穴”:是指按照经脉的循行蹊径和接洽领域来拔取穴位举办治疗。这是针灸治病的最常用的一种要领。它夸大针灸治疗必按病变部位、病变脏腑的差别来剖析和确定属于哪些经脉,然后顺藤摸瓜,选用响应经脉的穴位,如容许休止无的放矢。

  三是“药物归经”:是指某种药物对某经病证有希罕的治疗浸染,即将其归属于某经的中药学理论。古代医家正视药物归经的理论,相识药物性味而使其各归其经,则力专用宏,疗效更著。在此基本上,另有医家提出了“引经报使”的理论,便是治疗某经病证时插手有关药物作为指导(或称向导),使整个处方的药力能更好地阐扬浸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