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与胆

时间:2010-04-10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    肝与胆

    一、肝的心理病理

    肝是人体的紧张脏器之一,司理周身气血的调治,胆汁的分泌与渗出,肌肉要害环节的屈伸、情感的改观等。现将肝的首要心理成果与病理变化简述如下:

    (一)肝藏血 其含义有两方面:

    1.调治血量:当人体处于相对惬意沉着荒僻默默的状况时,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,当人体处于勾当状况时,则血输送至满身,以扶养各构造器官的成果勾当,故有肝藏血,心行之,人动则血运于诸经,人静血归于肝脏之说。若肝藏血成果失踪调,则血液逆流外溢,可呈现呕血,衄血,月经由多,崩漏等出血性疾病。

    2.滋养肝脏本身:肝脏要阐扬正常心理成果,其自身必要有充沛的血液滋养,即所谓肝需血养,若肝血不敷,则呈现眩晕目炫,目力减退,视物不清。因肝脉与冲脉相连,冲为血海,主月经,故肝血不敷,冲任受损,女子呈现月经不调,量少色淡,甚者经闭。

    (二)肝主疏泄 即肝气宜泄,肝气是指肝的成果。疏泄是疏浚,恬逸,条达之意,也便是说,在正常心理状况下,肝气具有疏浚,条达的特征,这一成果首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:

    1.疏浚气机:气机即气的升降进出行为。机体的脏腑 、经络、器官等勾当,全赖于气的升降进出行为。而肝的心理特点又是主升,主动的,以是,这对付气机的疏浚、通行、升发无疑是一个紧张的身分。是以,肝的疏泄成果是否正常,对付气的升降进出之间的平衡和谐起着调治的浸染。肝的疏泄成果正常,则气机调畅,升降相宜,气血和调,经络通利,脏腑器官成果正常。要是肝的疏泄成果非常,则可呈现两个方面的病理征象:一是肝的疏泄成果减退,即肝失踪疏泄,则气机不畅,肝气郁结,呈现胸胁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。若木不疏土还可呈现肝胃(脾)反面等症,可见食欲不振,脘腹痞满等脾胃成果反常之症状。因气行血行,气滞则血瘀,进而呈现 症积,痞块,在妇女则可呈现经行不畅,痛经、闭经等。另外,气机郁结,还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的窒碍,孕育产生水湿勾留或痰浊内阻,呈现膨胀或痰核等。二是升发过分,气的降落不及,则肝气上逆,呈现头子胀痛,面红目赤,浮躁易怒等。若气升过分,则血随气逆,可导致吐血,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。甚则可呈现卒然昏不知人的气厥症候。若肝气横逆木旺克土则呈现脾胃成果反常之食欲不振,脘腹痞满,痛楚悲伤,嗳气吞酸,年夜便非常等症。

    2.疏泄情志:肝性如木,喜条达恬逸,恶烦闷,忌精神刺激,《素问·举痛篇》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。便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。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,气血和调,人的精神高兴神色恬逸,若肝失踪疏泄则肝不舒,气机不畅,精神烦闷,呈现忧郁不乐,烦闷难懂或开泄过分,阳气升腾而上,则呈现心烦易怒等,反之对太过的精神刺激,又常常是导致肝失踪疏泄的紧张缘故起因。以是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烦闷的阐述。

    3.疏泄胆汁:肝与胆相表里,有经络接洽,中医学以为,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,溢入于胆,储蓄堆集而成以是肝的疏泄成果也默示于胆汁的分泌和渗出上,若肝失踪疏泄,胆道倒霉,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渗出,呈现胁痛,食少,口苦,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。

    (三)肝主筋 筋指肌健,具有束骨系要害环节成果,肝藏血,血养筋,故筋是肝的精气所聚,故《素问》说:肝主筋、肝之合筋也。若肝血充沛,则筋脉得以滋养,筋健力强,四肢要害环节勾当矫捷,屈伸自若;若肝血不敷,筋失踪所养,轻则要害环节屈伸倒霉,重则四肢麻痹,筋脉拘急,乃至伯仲抽搐震颤,角弓反张等。

    (四)肝开窍于目,其华在爪,五脏六腑之精气,经由过程血液运行于目,是以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接洽,但肝与目相关更为慎密亲昵。因肝藏血,其经脉又上连目系,肝的精血散于目,故有肝受血而能视之说,也便是说,目获得肝血的滋养,才华阐扬其正常的视觉成果,是以肝的成果是否正常,每每可以从目上回响反映出来,如肝血不敷,则目失踪血养,可有两目干涩,视物不清乃至雀目。若肝火上炎则目赤,肿痛。又年迈肝肾精血渐衰,常会呈现视力减退,双目昏花。良多眼科疾病,中医以为与肝有关,多从治肝入手,临床收到对劲下场。

    爪,即爪甲,包孕指甲趾甲,乃筋之一连,故称爪为筋之余。肝血的隆替,可影响爪甲的兴废。肝血充沛,则爪甲坚实敞亮,红润毫光。若肝血不敷,则爪甲软薄,枯而色夭,甚则变形脆裂。

    (五)肝与胆的相关 胆附于肝,胆汁来历于肝。经络相络属,肝脉下络于胆,胆脉上络于肝,构成脏腑表里相关,肝属里,胆为表。在心理情形下相互配合,病理情形下相互影响,症候兼见,治疗上常肝胆同治。如肝失踪疏泄则影响胆汗分泌、渗出;反之,胆汗渗出反常,也会影响到肝,以是肝胆症候同时并见。如肝胆火旺,肝胆湿热,临床均有胁痛,黄疸、口苦、呕吐、眩晕等,授与肝胆同治,以清利肝胆之法,既治了肝又治了胆。

    (六)肝与其他脏的相关

    1.肝与脾(见脾与胃章节)

    2.肝与肺(略)

    3.肝与肾(见肾与膀胱章节)

    4.肝与心:《内经》说:肝藏血,心生血,肝藏血,心行之以是人体在正常情形下,血液有所藏,也有所生,并能运行满身,营养满身各个构造,贯串毗邻人体正常的心理成果。恰是因为心和肝在血行方面慎密亲昵相干,故在临床上心肝贫血常常同时并见。

 

    图5-4 肝与其他脏的甘芷示图

    二、胆的心理病理

    (一)贮藏和渗出胆汁:胆位于胁下,附于肝,与肝相连,贮藏来自肝脏分泌之胆汁,注入肠中,以助消化,它虽为六腑之一,但与其余五腑差别,它只贮藏胆汁而不接管水谷糟粕,故又把它归属于奇恒之腑。若肝气郁滞,郁而化热,薰蒸胆汁,胆汁上逆或外溢,则呈现口苦,呕吐黄水或黄疸等。

    (二)胆气与人的精神气志勾当有关,有主决计的成果。《内经》有胆者中正之官,决计出焉因而,某些恐慌、失踪眠、多梦、谋虑未定等精神气志症状,多以为是胆气虚所致,临床上也常常从胆治疗。

    三、肝病的辩证论治

    (一)肝气郁结证

    主证;胸胁胀痛或串痛,情志烦闷。

    次证:胸闷不舒,善慨气,嗳气食少,月经不调,痛经,乳胀或结块,舌淡苔薄。脉弦。

    辩证:肝主疏泄,调治情志,肝气郁结,情志不舒则情志烦闷,胸闷,善慨气。肝经循胁,肝气不舒,气机不畅,经脉倒霉则胸胁胀满、串痛。肝郁气滞,气血不畅,冲任不调则月经杂沓、痛经、乳胀或结块。

    治法:疏肝解郁、行气散结

    方药:柴胡疏肝汤化裁

    柴胡、枳壳、喷香附、元胡、郁金、川楝子、白芍、当归等。

    (二)肝火上炎证

    主证:胁肋灼痛,暴躁易怒,面红目赤,头痛眩晕。

    次证:口苦口干,呕吐苦水,耳鸣耳聋,失踪寐或多梦,吐血衄血,溲赤便秘,舌边尖赤,苔黄糙,脉弦数有力。

    辩证:本证多由肝气郁结,郁久化热生火,气火上炎所致。临床常以情志失踪协调睦火上攻头面部为临床特性。肝失踪条达,火热内扰,故急燥易怒,失踪寐多梦,肝火内炽,则胁肋灼痛,火性炎上,上扰清窍,则头痛眩晕,耳鸣耳聋,面红目赤,肝热及胆,胆气上溢,则口苦,甚者呕吐苦水,火伤脉络,血热妄行,则吐血衄血,舌红苔黄糙,脉弦数有力均为肝火炽盛之征。

    治法:清肝泻火

    方药:龙胆泻肝汤化裁

    龙胆草、栀子、黄苓、柴胡、丹皮、草决明,菊花等。

    (三)肝阴不敷,肝阳上亢证

    主证:眩晕耳鸣,头胀而痛,头重脚轻,目睛干涩或夜盲,胁肋隐痛,肢麻筋挛,腰膝酸软。

    次证:面部烘热或颧红,咽干口燥,五心烦热,暴躁易怒,失踪眠多梦,舌红少津。脉弦细数。

    辩证:因肝肾同源,故临床多因肾阴不敷,而致肝阴不敷,阴虚日久,虚热内生,终致阴虚阳亢之征。心理常态下,有赖于肾水之滋涵,以维持自身之阴阳平衡,若肾阴吃亏,水不涵木,精不化血,可导致肝阴不敷,肝阳上亢;又情志不舒,肝郁化热,暗耗肝阴,亦可致肝阴不敷,肝阳上亢。

    肝开窍于目,主筋,肝阴不敷,不能荣筋养目,故目睛干涩或夜盲,肢麻筋挛,肝肾阴虚,精血不能充于脑,故眩晕耳鸣。阴虚阳亢,气血上冲,则头胀而痛,头重脚轻,面烘热或颧红,咽干口燥,五心烦热,暴躁易怒,失踪眠多梦。舌红少津。脉弦细数。

    治法:滋阴潜阳

    方药:不停煎化裁

    地黄、白芍、枸杞、首乌、五味子、女真子、早莲草等。

    (四)肝贫血证

    主证:眩晕目炫,视物恍惚,肢麻筋挛,爪甲不荣。

    次证:面色无华,口唇淡白,耳鸣如蝉,失踪眠多梦,月经不调或经闭,量少色淡。舌淡。脉细。

    辩证:本证多以筋脉、爪甲、两目、肌肤等,失踪于血之濡养及满身贫血的病理征象为其临床特性。肝血不敷,不能上荣头面,故面色无华,口唇淡白,眩晕耳鸣;不能养目,则目炫,视物恍惚;不能荣筋,则肢麻筋挛,爪甲不荣。肝血亏虚、,冲任不敷,血海空虚,故月经不调或闭经,量少色淡。贫血不能安魂定志,则失踪眠多梦。舌淡、脉细均为贫血之征。

    治法:养血柔肝或补血养肝

    方药:补肝汤化裁

    当归、熟地、首乌、阿胶、白芍、元肉,紫河车等。

    (五)肝风内动证

    本证成因甚多,但不外热邪亢盛之热极生风;肝阳亢逆之肝阳化风;阴血吃亏之阴虚贫血出风及寒邪呆滞肝脉之肝脉拘急冷痛等证。

    主证:头痛项强,眩晕神昏,抽搐痉挛,肢麻震颤,口眼歪斜,舌强语謇,半身不逐。

    辩证:多身分体阴虚,精血衰耗,失踪于滋养;或里有郁热,烦劳动火;或忧思气忿,五志化火致肝阴损耗,亢阳无制,妄自升动,内风上冒,窍络闭塞,而见上述眩晕昏仆,瘛痤痉厥等症。

    治法:治标--镇肝熄风,通络宣窍

    治本--育阴潜阳,滋养肝肾

    方药:治标--羚羊角汤化裁

    天麻、勾藤、羚羊角、地龙、全蝎、僵蚕等。

    治本--镇肝熄风汤化裁

    生地、白芍、阿胶、女贞子、旱连草、龟板、鳖甲、牡蛎等。

    四、胆病的辩证论治

    (一)肝胆湿热

    主证:胁肋满闷,口苦纳呆,呕恶腹胀,年夜便不调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,或寒热往来,或阴囊湿疹,或睾丸肿胀热痛,或带下黄臭,外阴搔痒等。

    辩证:多为感应熏染湿热之邪;或嗜酒肥甘,化生湿热;或脾胃运化反常,湿浊内生,湿郁化热,湿热蕴结肝胆所致。

    湿热相蒸,蕴于肝胆,肝胆疏泄反常,故胁肋满闷,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数;胆气上溢则口苦;湿热郁阻,脾胃升降失踪司,故纳呆呕恶腹胀,年夜便不调;湿热薰蒸肝胆,胆液外泻而发黄疸,邪居少阳,故见寒热往来;湿热下注,故尿短赤,阴囊湿疹,睾丸肿胀热痛,妇女则带下黄臭,外阴搔痒。

    治法:利湿清热,清肝利胆。

    方药:湿重--菌陈五苓散;热重--龙胆泻肝汤。

    黄芩,年夜黄,枳壳,菌陈,款项草,龙胆草,黄连等。

    (二)胆虚症

    主证:惊惶失踪眠,夜多噩梦,时易惊醒,惧闻响声,触事易惊,善慨气,神疲钝力,舌淡脉弦细。

    辩证:多发于体质赢弱之人,或起于暴受惊慌之后,或因怒火伤肝、或因惊气入胆,故以善惊易恐或怵惕梦惊为凸起默示,又因母能令虚假,故胆气虚每每兼见心气虚,是以临床多见心胆气虚之症,故均有意神不宁之默示。

    治法:镇心安神,益气

    方药:酸枣仁汤合温胆汤

    党参,黄芪,龙齿,茯神,琥珀,枣仁,丹参,枳实,竹茹,半夏等。

    附:黄疸

    一、概说

    黄疸是目黄、身黄、尿黄为首要临床默示的疾病,其中尤以目睛发黄为本病的紧张特性。

   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记实较早,阐述甚详,分类亦多,如汉代《金匮要略》分为五疸,隋代《诸病源候论》分为二十八候,宋代《圣济总录》分为九疸三十六黄,至元代罗天益所著《卫生宝鉴》按照黄疸的病理性子,症状特点,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年夜类,至今仍在引导临床实践。到了清代《沈氏尊生书》又有瘟黄之分,也叫急黄,并指出此种黄疸杀人最急,熏染亦烈,实持为黄疸之重症。

    本病与当代医学的黄疸含义不异,它是一个临床症状,可见于多种疾病。凡统统肝细胞性黄疸,梗阻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,都属于本病证所论范畴。西医内科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,肝硬化,胆石症及消化道肿瘤,钩端螺旋体病等,往往呈现黄疸症状的疾患,均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。

    二、病因病机

    黄疸多因为感应熏染外邪,或饮食不节所引起,受病脏腑主若是脾胃和肝胆,发病身分主若是从外感应熏染,或自内而生之湿邪,分湿热和寒湿两种,致病机理首要为湿邪内阻中焦,阻遏气机,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,外溢肌肤而发黄疸。

    湿邪的致病特点是遇冷则凝,遇热则蒸。因为有夹热夹寒之差别,个体虚实之差异,是以病理默示也就不一样。

    (一)湿热发黄

    1.由饮食不节,或太过喝酒,损伤脾胃或肝胆,生湿酿热

    2.素有伏热,湿从热化,湿热交蒸

    3.夏秋季节,暑湿应时,或因湿热之邪偏盛,从表及里内蕴中焦,湿郁热蒸不得外泄。

    以上三种均为湿热交蒸,停滞中焦,薰蒸肝胆,胆液妄行,溢于肌肤而发黄疸,是为阳黄。

    4.湿热挟外邪疫毒而伤人,则热化迅速,传变最快,易入营血,内陷心肝,其病暴急,熏染亦烈,一身脸孔俱黄,是为急黄。

    (二)寒湿发黄

    1.过食生冷,饥饱反常,或劳倦过分,均能损伤脾胃阳气,湿从内生,而从寒化,寒湿呆滞中焦,胆液被阻,不循常道,外溢肌肤,发为阴黄。

    2.阳黄失踪治误治,湿重而绸缪久延,损伤阳气,湿从寒化,亦可转为阴黄。

    三、辩证论治

    黄疸的辩证,首要分清阳黄和阴黄。阳黄,病程较短,黄色光鲜,属于热证,实证:阴黄,病程较长,黄色惨淡,属于虚证,寒证。阳黄和阴黄在必然前提下可相互转化。阳黄失踪于治疗,延宕日久,脾阳不振,湿从寒化,可转为阴黄。阴黄因为重感外邪,湿热内蒸, 胆汁外泄,薰于肌肤,可变为阳黄。而后者的阳黄与前者差别,是虚中挟实,病情对照庞年夜。

    《金匮要略》说: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。又说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。是以,治疗本证要从湿字着眼,而湿的去处,当从小便解除,故小便的通利与否,和本证有很年夜相关。

    (一)阳黄

    1.湿热蕴蒸

    分为热重于湿及湿重于热两类。

    主证:热重于湿者,身目黄色光鲜,发烧口渴,心中烦恼,恶心呕吐,小便短少,色黄赤,年夜便秘结,或腹部胀满,舌苔黄腻,脉象弦数;湿重于热者,发烧不高,黄疸不如热重之光鲜,兼有头重身困,胸脘痞满,口淡不渴,舌苔厚腻微黄,脉象濡缓。

    辩证:湿热交蒸,胆汁外溢于肌肤,因热为阳邪, 黄色光鲜。心中烦恼,恶心欲吐,乃湿热薰蒸、胃浊上逆所致。发烧口渴,小便短少黄赤,是湿热之邪方盛,膀胱为邪热所扰,气化倒霉所致。阳明热盛,则年夜便秘结;腑气不通,故腹部胀满;湿热蕴结,故舌苔黄腻.脉象弦数,为肝胆热盛之征。

    若湿邪偏盛者,热为湿伏,故发烧不高,黄疸不如热重者之光鲜;湿困清阳,邪郁不达,故有头重身困,胸脘痞满,口淡不渴等症。苔厚腻,脉濡缓是湿重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清利湿热

    方药:热重于湿的用菌陈蒿汤加味。方中菌陈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,栀子,年夜黄清热泻下,能解热毒。可酌加车前子,猪苓等渗湿之品,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.

    湿重于热的用菌陈五苓散加减。方中猪苓,泽泻甘淡渗湿,白术健脾去湿,菌陈清热利湿退黄,使湿从小便而去,并可酌加藿喷香,仁等芬芳之药,以宣利气机需化湿浊。

    2.热毒炽盛

    起病急骤,俄然呈现黄疸,疾病迅速恶化,是热毒内蕴耗伤营血所致,故又称急黄。

    主证:发病迅速,身如黄金,高热烦渴,胸腹胀满,神昏谵语,衄血便血或肌肤呈现班疹,舌质绛,苔黄而燥,脉象弦数或细数。

    辩证:热毒炽盛,不得外泄,内扰于胆,胆液溢于满身,故满身发黄。热灼伤津,故高热烦渴。热郁气壅,故胸腹胀满。神昏谵语,乃热毒内陷心包,侵扰神明所致。热毒侵入营血,迫血妄行,则衄血便血;营分热灼,从肌肤出者,则发为斑疹。舌质红绛,为热毒入营之特性,苔黄而燥,是热盛伤津之象。脉象弦数,为热毒炽,有动风之虑。

    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滋阴。

    方药:《千金》犀角散加味,犀角是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,配以黄连、栀子则清热解毒之力更年夜。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,用量宜重,用15克至30克,先煎。或选用年夜青叶、土茯苓,蒲公英、平地木、垂盆草等清热解毒药。并加生地、丹皮、玄参、赤芍等药以凉血滋阴。神昏谵语用安宫牛黄丸或珍宝丹清心开窍。

    (二)阴黄

    寒湿阻遏

    主证:黄色惨淡,纳少脘闷,或见腹胀,年夜便不实,神疲畏寒,舌质淡苔腻,脉象濡缓。

    辩证:本症是湿盛阳微或中阳不振,寒湿阻遏所致。黄色惨淡,因为寒湿郁滞脾胃,阳气不振,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泄。纳少、脘闷、腹胀,年夜便不实等症,都是脾阳不振,运化成果反常的默示。畏寒神疲,是阳气已虚,气血不敷所致。舌质淡苔腻,脉濡缓,为阳虚而湿浊不化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健脾和胃,温化寒湿。

    方药:菌陈术附汤加味。方中菌陈、附子并用以温化寒湿,白术、干姜、甘草健脾温中。并可加茯苓,泽泻等渗湿之药。

上一篇:脾与胃 下一篇:脏象及脏腑证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