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窦炎

时间:2010-04-12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  鼻窦炎是一常见病,分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慢性者较多见,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之后,但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,部分筛窦炎亦有起头既腔鳊性者。急性鼻窦炎多产生在一个鼻窦,慢性鼻窦炎则可累及两个以上,乃至一侧或两侧悉数的鼻窦。中医学称为“鼻渊”。

未病先防

  耐寒磨炼,增强体质。耐寒磨炼是防备鼻炎、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紧张法子。冷水浴是最年夜略有效的耐寒磨炼。暂且不能适应者,可先用温水,徐徐低落水温直至用冷水,常年坚持。

  积极彻底治疗扁桃体炎,牙周炎等相近构造的疾病,覆灭相近构造传染的机遇。

  休止泅水欠妥等引起的直接传染。

  戒除烟酒,忌辛辣刺激食品,以免助热化火。

  仔细擤鼻要领,鼻塞涕多者,宜两侧鼻孔交替擤鼻,切忌用力过猛,致使鼻腔分泌物经由过程耳咽管进入中耳。

  仔细劳动掩护,贯串连履新情环境气氛通顺,事项环境粉尘多者,应带口罩。

既病防病

  患鼻窦炎后,应尽早彻底治愈,若延宕日久,有产生骨髓炎、化脓性肋膜炎等并发症的年夜概。

  洁净鼻腔,去除积留鼻涕,贯串毗邻鼻道畅达,可让患者做垂头,侧头行为,以利窦内涕液排击。

  把握精确的滴鼻药要领。滴鼻药是防治鼻窦炎的首要要领,但滴药要领欠妥,很难凑效。如有的平卧位滴鼻药,有的坐位仰头滴鼻药片霎就起立。这样,药仅能到达鼻腔前线,或很快顺鼻底流到口咽,既无法让药流到鼻腔上方内外壁和顶部阐扬药效,又因药很快流到口中感想药苦而不乐于坚持用药。

  精确的滴鼻药要领:先擤净鼻涕。后组鼻窦炎患者,取平卧位垫枕,头部丰裕后仰,鼻拷’天,两侧鼻孔同时滴药3~4滴,轻压鼻翼并摆布摇头数次,让药液丰裕达到病变区,待3~5分钟再坐起。前组鼻窦炎患者取侧卧位肩垫高,先滴下侧鼻孔,3~5分钟后轻滴另一侧。若伴有高血压的病人,头低位可增进脑部血压,偶尔可招致意外,应取半卧位。头先偏向一侧肩部,下侧鼻孔滴药后逐渐转至对侧,同法滴药。仔细滴药后半小时内不擤鼻涕,养成逐日守时滴药风俗。一样寻常逐日3~4次,每次3~4滴,儿童1~2滴。

    (一)中药冶疗

    1.鼻流年夜批黄白粘涕,伴发烧恶寒,口干,舌质红,苔薄白,脉佻薄数或浮数者,为肺经风热。宜疏风清热,芬芳通窍。用苍耳子散加减:苍耳子10克、辛夷花10克、白芷15克、薄荷6克、黄芩10克、玄参15克、菊花10克、连翘10克、葛根15克。

    2.鼻涕黄浊浓厚如脓,有臭味,伴发烧、口苦咽干、眼花、耳鸣耳聋、舌质红、苔黄,脉弦数者,为胆府郁热。宜清泄郁热,利湿通窍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:龙胆草10克山栀10克、黄芩10克、柴胡10克、生地20克、车前子10克、(包煎)泽泻10克、当归10克、木喷香10克、甘草3克、连翘20克、苍耳子10克。

    3.鼻流黄浊量多,涓涓长流,头重胀而痛、肢体困乏,食欲不振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或濡数者,为脾经湿热。宜清脾泻热,利湿祛浊。方用加味四苓散(经历方):猪苓15克、茯苓10克、泽泻10克、白术10克、厚朴10克、陈皮10克,可加苍耳子10克、连翘30克、黄芩10克、白蔻仁6克、霍喷香6克。

    4.鼻涕粘白而量多,无臭味,每遇风冷则加重,伴自汗恶风,气短乏力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缓弱者,为肺气虚寒。宜温补肺气,涣散风寒。用温肺止流丹加减:人参10克、荆芥10克、细辛3克、诃子6克、甘草3克、桔梗10克、鱼脑骨10克、黄芪10克、防风10克、丁喷香6克、羌活10克、白芷10克、苍耳子10克。

    5.鼻涕粘白或粘黄而量多,无臭昧,头重眩晕,肢倦乏力,食少腹胀,面色萎黄,年夜便稀溏、舌质淡,苔簿白,脉缓弱者,为性情衰弱。宜健脾益气,清利湿浊。用参苓白术散加减。党参15克、白术10克、茯苓10克、扁豆10克、山药15克、砂仁6克、苡仁10克、莲肉10克、辛夷花10克、苍耳子10克、黄芪10克、泽泻10克、白芷10克。

    (二)外治

    1.滴鼻:滴鼻灵、21%牡丹皮液,天天滴鼻3~4次,每侧鼻腔滴l~2滴。或蜂蜜清汁加冰片少许,滴鼻,逐日2~3次。

    2.吹鼻:冰连散(黄连、辛夷花、冰片),鱼脑石散(鱼脑石、辛夷花、细辛、冰片)吹鼻,逐日3~4次。

    3.塞鼻或涂鼻:孩儿茶60克、鹅不食草30克、冰片15克,共研末用喷香油调成稠浆,涂鼻或塞于鼻中,逐日2~3次。或儿茶研细面用喷香油调成膏涂于鼻内,逐日1~2次。

    4.穴位打针:取肺俞穴,注入鱼腥草打针液0.5毫升每周二次。

    5.鼻窦穿刺冲刷贯注法:合用于上颌窦炎。要领:按老例举办上颌窦穿刺,冲刷出窦内积脓,并只管即便排清窦内积液,偏热者注入鱼腥草液2~3毫升;偏寒者注入鼻窦贯注液(黄芪10克、淫羊藿10克、桂枝6克、当归10克、辛夷10克、白芷10克、薄荷6克、野菊花10克、栀子10克,水煎,过滤,浓缩。)每周二次。

    (三)针刺疗法

  取穴:迎喷香、印堂、太阳、合谷、风池、上星、百会、足三里。每次取2~3穴,偏拭魅者,强刺激;偏虚者,用补法。留针10~15分钟。一天一次,7~10天为一疗程。

上一篇:耳源性眩晕 下一篇:过敏性鼻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