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

时间:2010-04-12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【概述】
 
    慢性胃炎是指差别病因引起的各类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。系常见病,其发病率居各类胃病之首。且春秋越年夜,其发病率越高。临床上分慢性浅表性胃炎、慢性萎缩性胃炎、慢性肥厚性胃炎及慢性侵蚀性胃炎,针灸首要治疗前面二种。。慢性胃炎的症状有中断腹部痛楚悲伤不适,饭后饱胀嗳气等,但不少病人可以没有症状。本病病因至今尚未阐发,当代西医学尚无殊效治疗药物。
   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当代报道,首见于1954年[1]。因为一向未能试探到有效之法,这之后,有关资料很少。70年代,应用羊肠线穴位埋植治疗本病,得到必然的下场[2]。年夜量开展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则在80年代之后。应用较多的是穴位打针,也举办针刺、穴位埋植及耳针等治疗。出格值得一提的是,有人还以耳穴厘革来诊断慢性胃炎。要领是,对已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,用低频皮肤电阻仪举办耳穴皮肤电阻探测,并作耳穴形态厘革的不雅察看,功效发明,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区呈现突起、充血和苍白等厘革,且右耳例数多于左耳;其次耳穴的低电阻点、电阻均值的低落只呈此刻右耳胃3区(胃窦、幽门处)。这年夜概与中国医学以为右关脉主脾胃相干[3]。总之,初阶剖明耳穴对付慢性胃炎有必然诊断浸染。今朝,各类穴位刺激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用在90%摆布。以纯挚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为佳。
   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机理,海内外学者已有的事项剖明,针刺对付正常的、病理的及事先应用某些药物造成变化的人体或动物的胃液分泌性能,都具有对照较着的影响[4],包孕调治胃液的分泌及消化道的分泌等[5]。从而使病变得以节制和规复。
【治疗】
    穴位打针
    (一)取穴
    主穴:肝俞、胃俞、足三里。
    配穴:胆囊穴。
    胆囊穴位置:阳陵泉穴下1~2寸,有压把柄。
    (二)治法
    药液:黄芪打针液,复方当归打针液,胎盘构造液,维生素B12、维生素C打针液,徐长卿打针液。上述药液,任选一种,或交替应用。每次一样寻常选2对穴位,以主穴为主,合并胆囊炎者加胆囊穴。用5毫升打针器及5号齿科针头,吸入药液后,肝俞、胃俞直刺或向脊柱标的目的斜刺,足三里,胆囊穴直刺,至得气后,略作提插,使针感强后,推入药液。其中黄芪打针液、当归打针液、维生素C打针液,均为每穴1~1.5毫升;维生素B12(含量50微克)每穴1毫升;徐长卿打针液每穴2毫升。可隔日1次,3个月为一疗程,疗程隔断7天摆布。
    (三)疗效评价
    疗效评判标准:显效:症状消散踪或根基消散踪、体征显着好转,病理变化由萎缩性改变为浅表性;有效:症状较着减轻,体征改进,病变减轻;无效:治疗前后症状、体征无显着厘革。
    共治疗240例,显效131例(54.6%),有效92例(38.3%),无效17例(7.1%),总有效用为92.0%[6,7]。
    耳穴压丸
    (一)取穴
    主穴:胃、脾、皮质下、十二指肠、交感。
    配穴:肝、神门。
    (二)治法
    主穴每次取3穴,配穴酌加1~2穴。治疗时先在所选穴区探寻到敏感点,作好符号并洁净耳廓,然后把粘有王不留行籽之胶布切确贴于敏感点上。嘱患者天天每穴按压5次,每次2~3分钟。隔日换贴1次,每次一耳,双耳轮换。10次为一疗程,疗程隔断5天。
    (三)疗效评价
    按近似上述评判标准,在治疗73例中,近期病愈47例,显效14例,有效8例,无效4例,总有效用为94.5%[11]。
    穴位埋植
    (一)取穴
    主穴:阿是穴。
    配穴:中脘透上脘、梁门左透右、脾俞透胃俞、足三里、上巨虚。
    阿是穴位置:以拇指在腰脊部督脉、膀胱经,上腹部之胃经、肾经处,从上到下按压,压力要匀称,压痛最较着处即阿是穴。一样寻常背部多位于胃俞、脾俞、肝俞、胆俞、至阳、胃仓等穴区;腹部多位于中脘、上脘、巨阙、梁门等穴区。
    (二)治法
    先找阿是穴,如找不到阿是穴,即改取配穴。每次取腹背穴1~2对,下肢穴1对。腹背部穴施以皮肤缝合针埋植法:老例消毒及局麻后,以穿有1号肠线之年夜三角皮肤缝合针(肠线双折,线头对齐),穿过选定之穴位,并往返牵拉肠线,使局部孕育产生酸麻胀感,再紧贴针眼,剪去表皮外两线头。下肢穴用12号腰穿针注入2毫米摆布长之肠线。针孔均盖以消毒敷料。一样寻常为20~30天摆布埋植1次,5次为一疗程,疗程隔断1个月。
    (三)疗效评价
    疗效评判标准:近期病愈:症状及体征,X线或胃镜搜检,胃内阳性体征消散踪,不雅察看一年未发者;显效:首要症状消散踪,胃内阳性体征较着改进,或症状、体征消散踪,但一年内复发而症状显着减轻者;有效:症状及胃内阳性体征有所减轻,爆发次数淘汰且程度减轻者;无效: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无改进。
    共治273例,近期病愈125(45.8%),显效79例(28.9%),有效53例(19.4%),无效16例(5.9%),总有效用为94.1%。对其中53例作为期1~5年不雅察看,功效未复发者15例,小爆发者34例,剖明有必然远期下场[10]。
    体针
    (一)取穴
    主穴:足三里。
    配穴:脾胃反面型见脘腹胀满,痛连两肋、嗳气泛酸,或有恶心呕吐,就寝欠佳,苔薄黄,脉沉弦,加期门、内关。脾胃衰弱型见胃脘隐痛,绵绵不已,喜按揉,得食腹胀,纳差乏力,面青唇白,年夜便先干后稀,苔薄白,舌边有齿痕,脉沉细,加脾俞、胃俞。胃阴不敷型见胃脘隐有灼痛,口干欲饮,面色不华,年夜便干,舌红少苔,脉细数,加幽门、三阴交、章门。
    还有脾胃虚寒,症情与脾胃衰弱年夜抵不异,惟得热痛减,喜暖畏寒,取穴亦同。
    (二)治法
    主穴每次必取,配穴据型选用。脾胃反面者,用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法,留针15~20分钟。脾胃衰弱,先施以紧按慢提补法,然后在针柄上插以2毫米长之艾条温针,留针约30分钟脾胃虚寒,行烧山火补法(即三进一退,徐进疾出,重复多次,直至孕育产生热感,要求插针时重而快,提针时轻而慢),留针15分钟,再隔姜灸3~7壮;胃阴不敷,施以平补平泻法,留针30分钟。逐日或隔日1次;10次为一疗程,疗程隔断5~7天。
    (三)疗效评价
    疗效评判标准:以腹部痛楚悲伤、脘腹胀满、上腹压痛、食欲不振、嗳气等作为五项主症,以吐酸、喧华、恶心、呕吐等作为参考症。临床症状消散踪:主症嘉拷寮症消散踪,3个月内未复发者;显效:主症减轻2/3,或五项主症消散踪3项以上,参考症消散踪者;有效:主症减轻1/3~1/2,或五项主症中有1~2项消散踪,参考症也有差别程度减者;无效:主症无厘革,或在治疗不雅察看时刻内复发者。
    共治106例,共中86例按上述标准评定,功效临床症状消散踪16例(18.6%),显效36例(41.9%),有效29例(33.7%),无效5例(5.8%),总有效用94.2%[8]。另20例按前一标准定,总有效用为100%[9]。发明,以老年人疗效为差;而得气感传,尤其是气至病所,可进步有效用。
    拔罐
    (一)取穴
    主穴:中脘、胃俞。
    配穴:足三里、脾俞。
    (二)治法
    每次取二穴,以主穴为主,效不显时改用配穴。先按照穴位、病人的胖瘦拔取契合的带双孔抽气玻璃罐。将罐扣于穴位上,用打针器汲取上述药液20~40毫升,从注入孔中贯注于罐内。在排气孔围困橡皮帽,再以打针器抽去气氛30~50毫升。留罐20~40分钟。逐日治疗一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    (三)疗效评价
    以上法共治慢性胃炎患者45例,根基治愈17例,有效28例,总有效用达100%[12]。
    电热针
    (一)取穴
    主穴:足三里、内关。
    配穴:三阴交、合谷。
    (二)治法
    以主穴为主,酌加配穴,双侧均取。选定穴位,老例消毒后,以6号电热针直刺足三里1~1.5寸,内关0.5~1寸,然后接通电热针仪,电流量为60~80毫安,以病人有安宁的温热和酸胀感为度。配穴以毫针行老例刺法,并施提插补法,每隔10分钟行针1次。均留针40分钟。逐日治疗1次,30次为一疗程,共3个疗程,疗程间歇息3~5天。
    (三)疗效评价
    共治疗32例,症状疗效之有效用为97.0%,而胃镜疗效为90.6%。其下场较着高于毫针组和西药治疗组[13]。
【首要参考文献】
    [1]郭纯义。针治慢性胃炎验案三则。针灸医学 1954;(14):17。
    [2]河南省柘城县人平易近病院新医科。穴位埋藏治疗胃、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。赤脚年夜夫杂志   1976;(6):20。
    [3]白哲伦,等。8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耳穴不雅察看。中国针灸   1986;6(6):23。
    [4]张笑平。针灸浸染机理研究。合肥,安徽科学妙技出版社   1983:110。
    [5]李复峰,等。海外针灸经历。北京,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7:23。
    [6]钱忠顺,等。药物穴位打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不雅察看。中国针灸    1988;8(2):1。
    [7]徐明光,等。徐长卿穴位打针治疗慢性胃实炎40例。中医杂志   1980;21(5):50。
    [8]田从豁。针灸治疗慢性胃炎86例疗效不雅察看。中医杂志 1983;24(6):45。
    [9]孙学忠,等。针刺治疗慢性胃炎20例的疗效不雅察看。河南中医   1988;(3):30。
    [10]温木生。敏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388例疗效不雅察看。中国针灸   1988;8(4):10。
    [11]潘纪华。耳压治疗慢性胃炎73例。陕西中医   1990;11(1):23。
    [12]王孜龙,等。水罐疗法初探。中级医刊   1988;22(7):55。    [13]熊云,等。电热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不雅察看。中国针灸   1993;13(5):1。
上一篇:呃逆 下一篇:消化性溃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