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与膀胱

时间:2010-04-10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    肾与膀胱

    一、肾的心理病理

    肾位于腰部,摆布各一,是人体紧张的脏器之一,有“天赋之本”之称。肾的首要心理成果是藏精,主生殖与发展发育,主水,主纳气,生髓、主骨,开窍于耳,其华在发。

    (一)肾藏精,主生殖与发育 精是构成人体的根基物质,也是人体各类性能行为的物质基本,这包孕天赋之精和后天之精。天赋之精禀受于父母,后天之精来历于饮食,由脾胃化生两者贮藏于肾,称为“肾精”。

    “肾精”是人体发展发育的生殖成果的物质基本,影响到人体各个脏腑。肾的精气隆替,相关到生殖和发展发育的手段。人从年少起头,肾的精气徐徐充盛,就有齿更发长等厘革;发育到青春时代,肾的精气充盛,孕育产生了一种“天癸”的物质,于是男人就孕育产生精子,女子就起头定期来月经,性性能徐徐成熟,而有生殖的手段;待到老年,肾的精气渐衰,性性能和生殖手段随之减退至消散踪,形体也就徐徐朽迈,故《素问·上古灵活论》说:“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;二八,肾气盛,天癸至,精气溢泻,……。七八,天癸竭,精少,肾藏衰,形体皆极,八八,则齿发去。女子,七岁肾气盛,齿更发长,二七,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……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隧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”这丰裕地回响反映了肾的精气在主持人体发展,发育和生殖成果方面的浸染。要是肾精吃亏,则小儿发育迟钝,筋骨痿软,智力发育不全等;成年人则有早老早衰,头昏耳鸣,精力减退等;女子则有生殖器官发育不全,月经初潮来迟,经闭,不孕等;男人精少不育等。

    (二)主骨生髓,通于脑 肾主藏精,而能生髓,髓居于骨中,骨赖髓以充养。以是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说:“肾主骨”,《阴阳应象年夜论》说:“肾生骨髓”。肾精充沛,则骨髓的生化有源,骨骼获得髓的充沛滋养而牢靠有力。要是肾精虚少,骨髓的化源不敷,不能营养骨骼,便会呈现骨骼懦弱无力,乃至发育不良。以是小儿囟门迟闭,骨软无力,常是因为肾精不敷骨髓空虚所致。临床上应用中医补肾的药物,加速骨质的发展和愈合,治疗各类骨髓疾病和再生窒碍性血虚等均收到对劲的下场,这是按照中医的肾藏精,精血互生,肾主骨,精生髓的理论为依据的。

    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,脊髓上通于脑,以是《灵枢·海论》说:“脑为髓之海”。脑的成果是主持精神思想勾当,故又称:“元神之府”。因脑髓又赖于肾精的一直化生,如肾精亏虚者,除呈现腰酸腿软等症外,还会呈现头晕,失踪眠,思想缓慢等症状。

    “齿为骨之余”,牙齿也有赖于肾精的充养,故某些牙齿的疾患也与肾有关,若肾精充沛,则牙齿牢靠。如小儿生牙过晚,成人牙齿松动,轻易脱落等,均为肾精不敷的回响反映。临床上肾虚的牙痛齿摇,用补肾的要领治疗常得到疗效,便是这个原理。

    (三)肾主水 主水,主若是指它在调治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紧张的浸染,肾对体内水液的存留,散布与渗出浸染,主若是靠肾的气化成果完成的,而气化浸染的动力便是肾阳,还要靠肾阳和肾阴的调治浸染,凡是将这种调治浸染比作“开”与“阖”。一样寻常以为,肾阳主开,肾阴主阖.肾阴不敷,则开多阖少,小便则多,常见于尿崩症,糖尿病等,治疗时应滋补肾阴。如肾阳不敷,则开少阖多,小便则少,多呈现浮肿等症,治疗时应温补肾阳为主。

    (四)肾主命门火 “命门”,即生命之门,含有生命根柢之意。“火”,指成果动力而言。肾主命门之火是说肾有主管人体生命勾当的根柢动力的成果。肾有肾阴,肾阳,命门之火便是肾阳,又称元阳,真阳等,它是维持生命勾当的动力源泉。从临床看,命门火衰的病人,其病症与肾阳不敷病症多属同等,治疗时补命门之火的药物,又多具有补肾阳的浸染,之以是称为“命门”,无非是夸大肾中阳气的紧张性而已。命门之火有滋养和敦促各脏腑成果,暧脾运化,助肺吸气,促进生殖性能成熟,促进发展发育,敦促水液运行辑睦化等浸染。

    若命门火衰,不暖脾胃则可引起五更泻或久泻,或阳萎早泄,滑精,女子月经不调等证候。若命门火旺(相火旺),则见遗精,性欲亢进,虚烦不寐等。

    (五)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助肺吸气和降气的成果,正常的呼吸既赖于肺的肃降,又赖于肾的收纳,肾不才焦起摄纳的浸染,只有肾气充沛,肺得其滋助才华气道畅达,呼吸匀称。若气虚而不能纳气时,就会呈现呼多吸少。吸气坚苦的喘息病,临床上称之为“肾不纳气”。这种气喘便是要用补肾纳气的要领举办治疗。

    (六)开窍于耳,其华在发 耳的听觉成果,依靠于肾的精气充养。肾主藏精,肾的精气充沛,听觉才华活络。故《灵枢·脉度篇》说:“肾气通于耳,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。”要是肾精不敷,则将呈现耳鸣,听力减退等症。老年人以是多见耳聋失踪聪等症。每每是因为肾精衰少的原故。

    精与血又相互化生,精足则血旺,发的营养来历于血,但其朝气则前导发轫于肾气,故毛产发展脱落的历程回响反映了肾气的隆替,以是《素问·上古灵活论》说: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”,“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”。是以,青丁壮肾气盛,毛发茂密而有毫光。老年人肾气虚衰,毛发易于脱落,枯稿发白。故有“发为血之余”,“肾之合骨也,其荣发也”的说法。

    (七)肾阴与肾阳 肾阴又叫“元阴”,“真阴”,是人体阴液的根柢,对各脏腑构造起着濡润,滋养的浸染。肾阳又叫“元阳”,“真阳”,是人体阳气的根柢,对各脏腑构造起着温和、生化的浸染。肾中阴阳如同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古人又有“肾为水火之宅”的理论。肾阴和肾阳在体内是彼此制约,彼此依存的,以维持人体心理上的动态平衡。这一平衡状况遭到破损,则形成肾的阴阳失踪调的病理厘革。若见五心烦热,潮热盗汗,男人遗精,女子梦交等,则为阴虚火旺的见症,是因为肾阴虚少,不敷以制阳的缘故,而呈现精神倦怠,腰膝冷痛,形寒肢冷,小便倒霉或小便频数,男人阳萎早泄,妇子宫冷不孕等症,则是肾阳虚衰,温和和生化的成果不敷所致。肾阴虚和肾阳虚之间有内在的接洽,在病变历程中常相互影响,即肾阴虚到必然程度可以累及肾阳,肾阳虚到必然程度也可伤及肾阴,成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肾阴阳两虚证。

    (八)肾与膀胱的相关

    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,相为表里。膀胱的气化成果,取决于肾气的隆替,肾气有助于膀胱气化津液。膀胱开阖以束缚尿液的浸染。肾气充沛,气化正常,固摄有权,膀胱开阖有度,以维持水的正常代谢。要是肾气不敷,气化倒霉,固摄无权,膀胱开阖反常,就可以呈现小便倒霉或失踪禁,遗尿,尿频等病症。

    综上所述,肾的心理成果包孕当代医学的生殖、泌尿体系及部分内分泌,中枢神经体系的成果,这些体系的疾患和肾有关,膀胱的成果与当代医学的了解基真相似,首要起储尿和排尿的浸染,其病变首要默示在泌尿成果方面的变化。

    (九)肾与其他脏的相关

    1.肾与肝 主若是藏精与藏血的相关。肝藏血,肾藏精,肝肾同源,精血互生,肝血必要肾精的滋摄生化,肾精又需肝血化精一直地补充,两者彼此依存,彼此资生。若肾精吃亏,可导致肝血不敷;肝血不敷,也可引起肾精吃亏,为临床上常见的肝肾两虚的症候,因为肾肝两脏常是盛则同盛,衰则同衰,以是有:“肝肾同源”的说法。在病理上,肝与肾均下属焦,都分阴阳,即肝阴与肝阳,肾阴与肾阳,相互贯串毗邻着相对的平衡。若因某些缘故起因引起一方不敷,可导致另一方的偏亢。如肾阴不敷引起肝阴不敷,导致肝阳上亢,默示头痛,目赤,暴躁易怒,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,相反一方偏盛,也可以导致副一方的不敷,如肝阳偏盛,下劫肾阴,形成肾阴不敷,而同时呈现腰困酸痛,遗精,耳鸣,女子月经不调,五心烦热等症状。

    2.肾与肺 它们的相关首要默示在两个方面:

    在水液代谢方面,肺主一身之气,水液只有经由肺气的宣降才华到达满身各个构造器官并下输膀胱,故又称“肺为水之上源”。而肾中阳气主水液的正常代谢,任何一脏成果失踪调,均可使水液代谢产生窒碍,滞留则水肿,失踪水则阴亏。

    在呼吸方面,主若是主气与纳气的相关。肺主呼气,肾主纳气,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,两脏合营维持人体呼接进出的成果。

    在病理上:肾气不敷,不能纳气时,就呈现气喘,气短等症状;若肾阳衰微,不能化水导致水邪犯肺呈现形寒肢冷,小便倒霉,兼有胸闷,咳喘等“水饮射肺”的症候;同时,肾阴不敷,亦可导致肺阴吃亏,而呈现潮热干咳等症。

    附:女子胞

    女子胞别名胞宫,即子宫。位于下腹,有主月经和孕育胎儿的浸染。它与肾脏及冲,任脉的相关最为慎密亲昵,因生殖性能由肾的精气所主,而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,故当肾中精气兴隆,冲任二脉气血充沛时,月经才华正常,生殖和养育胞胎成果正常。要是肾气衰弱,冲,任二脉气血不敷,就会呈现月经失踪调,经闭或不孕等证。另外,胞宫与心、肝,脾三脏亦慎密亲昵相干。由于正常的月经,孕育的胎儿,都有赖于血液,而心能主血,肝能藏血,脾主统血,又能生血。以是留心,肝,脾的成果失踪调时,亦每每影响到胞宫的正常成果,如心脾两虚,气血不敷,可见月经奇怪,甚则闭经等症;脾虚下陷,不能摄血,可见崩漏;肝气郁结,疏泄失踪职,也常引起月经失踪调。

    二、膀胱的心理病理

    膀胱位于下腹,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器官之一。首要有贮尿和排尿的浸染。在人体水液代谢历程中,水液经由过程肺、脾、肾、三焦诸脏腑 的浸染,布散周身,被人体操作后下达膀胱天生尿液,经由过程膀胱有气化成果而排击体外,或经由过程固摄浸染而贮藏在膀胱,故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膀胱得……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”。若膀胱气化无能,即可见小便倒霉或癃闭,若膀胱失踪去固摄浸染,又可见尿频,小便失踪禁等症。

    三、肾病的辩证论治

    (一)肾阴虚

    主证:腰膝酸痛,眩晕耳鸣,失踪眠多梦,男人阳强易举,遗精,妇女经少经闭,或见崩漏,形体瘦削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咽干颧红,溲黄便干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
    辩证:肾阳虚证,是肾脏阴液不敷默示的证候.多由久病伤肾,或天禀不敷,房事太过或过服燥湿劫阴之品所臻。肾阴不敷,髓减骨弱,骨骼失踪养,故腰膝酸痛;脑海失踪充则头晕、耳鸣。心肾为水火相济之脏;肾水亏虚,水火失踪济则心火偏亢,致心神不宁,而见失踪眠多梦;相火妄 动,则阳强易举,心火不宁,扰动精室,而致遗精;妇女以血为用,阴亏则经血来历不敷,以是经量淘汰,乃至闭经;阴虚则阳亢,虚热迫血可致崩漏。肾阴亏虚,虚热内生,故见形体瘦削,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咽干颧红,溲黄便干,舌红少津,脉细数等症。

    治法:滋补肾阴

    方药:六味地黄汤加味

    生地,山药,山萸肉,泽泻,云苓,丹皮,知母,龟板等。

    (二)肾阳虚

    主证:面色白,形寒肢冷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神疲钝力,自汗,阳萎,不孕,舌质淡,苔白,脉沉迟而尺弱。

    辩证:此证多由素体衰弱,或年迈久病或房劳太过损伤肾阳所致。肾阳虚衰,气血运行无力,不能上荣于面,故面色晄白,阳气不敷,心神无力奋发,故神疲钝力。肾阳虚衰,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,则腰膝酸软痛楚悲伤;不能温和肌肤则畏寒肢冷,自汗;肾阳不敷,命门火衰,故阳萎,不孕。舌质淡,苔白,脉沉迟而尺弱均属肾阳虚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温补肾阳

    方药:金匮肾气丸加味

    附子,肉桂,山萸肉,山药,熟地,云苓,丹皮,仙灵脾,仙茅等。

    (三)肾气不固

    主证:面白神疲,听力减退,腰膝酸软,小便频数而清,或尿后余沥不尽,或遗尿,或小便失踪禁,或夜尿频多。男人滑精早泄,女子带下清稀,或胎动易滑,舌淡苔白,脉沉弱。

    辩证;肾气不固,是肾气虚固摄无权所默示的证候。多因年高肾气亏虚,或年幼肾气未充,或房事太过,或久病伤肾所致。肾气亏虚则性能勾当减退,气血不能上充于耳,听力徐徐减退;骨骼失踪肾气之温养,以是腰膝酸软。肾与膀胱相表里,肾气虚膀胱失踪约,甚至小便次数频繁,量多而清长,甚则小便失踪禁,排尿无力,尿液不能全数排击,使尿后余沥不尽。若肾气未充,脑髓不敷,元神不能自立,故致小儿遗尿。夜间阴气盛,阳气衰,故肾气不敷者见夜尿频多。肾气不敷,则精关失踪固,常见带下量多而清稀;任脉失踪养,胎元不固,轻易造成流产,舌淡白,脉沉弱,是肾气衰弱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固摄肾气

    方药:金锁固精丸或年夜补元煎加减

    熟地,首乌,芡实,人参,五味子,益智仁,杜仲,山萸肉等。

    (四)肾不纳气

    主证:久病咳喘,呼多吸少,气不得续,动则喘甚,自汗神疲,声音低怯,腰膝酸软,舌淡苔白,脉沉弱,或喘促加剧,冷汗淋漓,肢冷面青,脉浮年夜无根;或气短息促,面真心烦,咽干口燥,舌红,脉细数。

    辩证:肾不纳气证,是肾气虚衰,气不归元所默示的证候,多由久病咳喘,肺虚及肾,故呼多吸少,气不得续,动则喘息甚。骨骼失踪养,则腰膝酸软乏力。肺气虚,卫外不固则自汗,性能勾当减退,故神疲声音低怯,舌淡苔白,脉沉弱,为气虚之症。若阳气虚衰欲脱则喘息加剧,冷汗淋漓,肢冷面青;虚阳外浮,脉浮年夜无根,阴阳互为依存,肾气不敷。久而伤阴,或素体阴虚,均可呈现气阴两虚之候,肾虚不能纳气,则气短喘促;阴虚生内熟,虚火上炎,故面真心烦,咽干口燥。舌红,脉细数,为阴虚内热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纳气归肾

    方药:七味都气丸加减

    胡桃肉,补骨脂,熟地,心萸肉,山药,茯苓,丹皮,泽泻,五味子,党参,黄芪,蛤蚧等。

    (五)肾虚水泛

    主证:周身浮肿,下肢尤甚,按之没指,腹胀满,小便倒霉,腰膝酸软,形寒肢冷,或见心悸,呼吸息促,喘咳痰鸣,苔白舌质淡体胖,脉沉细。

    辩证:此证多由素体衰弱,久病失踪调,肾阳虚弱不能温化水液,致水湿泛滥所致,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,水邪溢于肌肤,停于胃肠,故见周身浮肿,腹胀满,小便倒霉。若水凌心肺,致心阳受阻,肺失踪肃降。故见心悸,呼吸急急,喘咳痰鸣。腰膝酸软,形寒肢冷,舌淡体胖,苔白,脉沉细,均为肾阳虚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温阳利水

    方药:真武汤加减

    茯苓、白术,附子(炮),白芍,防已,黄芪,猪苓,生姜等。

    四、膀胱病的辩证论治

    (一)膀胱湿热

    主证:尿频尿急,尿道灼痛,尿黄赤短少,小腹胀痛,或伴有发烧腰痛,或尿白,或尿有砂石,舌红苔黄腻,脉数。

    辩证:膀胱湿热证,多由感应熏染湿热,或饮食不节,湿热内生,下注膀胱所致。湿热侵袭膀胱,热迫尿道,故尿频尿急,尿道灼痛。湿热内蕴,膀胱气化失踪司,故尿黄赤短少,小腹胀痛。湿热蕴蒸肌表,可见发烧;灼伤脉络,则有尿血;波及肾脏则见腰痛;煎熬尿中杂质则成尿石,舌红苔黄腻,脉数,为湿热内蕴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清利湿热

    方药:八正散加减。

    篇畜,车前子,木通,瞿麦,滑石,栀子,年夜黄,甘草稍等。

    (二)膀胱虚寒

    主证:小便频而清长,遗尿,水肿,伯仲不温,舌质淡,脉沉细。

    辩证:此证多由素体阳虚,寒留膀胱,气化失踪职所致,膀胱虚寒。气化反常,故见小便频而清长,不能贮藏清液故遗尿;阳气不能达于肌表,则伯仲不温;膀胱虚寒,久致肾阳不敷,化气行水失踪能,水邪溢于肌肤故成水肿。舌淡脉沉细为虚寒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温补膀胱

    方药:缩泉丸加味

    乌药,益智仁,补骨脂,山药,桑螵蛸等。

    五、两脏证治

    (一)肝肾阴虚

    主证:头晕眼花,视物恍惚,耳鸣,胁痛,腰膝酸软,咽干,颧红,盗汗,五心烦热,男人遗精,妇女月经不调,舌红无苔,脉细数。

    辩证:肝阴虚或肾阴虚历久不愈,多可导致肝肾阴虚。肝肾阴虚;虚火上扰,故见头晕眼花,耳鸣。肝阴不敷,目和肝之经脉失踪养,故见月经不调,五心烦热,盗汗,咽干,颧红,遗精。舌红无苔,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滋补肝肾

    方药:杞菊地黄汤加减

    枸杞子,菊花,山药,山萸肉,泽泻,云茯苓,丹皮,桑椹子等。

    (二)脾肾阳虚

    主证:形寒肢冷,腰酸腿软,面色白或酶暗,少气懒言,体倦乏力,食欲不振,年夜便溏泻或五更泄泻,或面浮肢肿,甚则腹水,舌质淡胖年夜,苔白滑,脉沉弱。

    辩证:多因肾阳虚衰,不能温和脾阳,或脾阳久虚累及肾阳所致。肾阳虚衰则腰酸腿软,面色白或惨淡及五更泻,脾阳衰弱则少气懒言,体倦乏力,食欲不振,便溏,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勾留,故面浮肢肿,脉沉弱为阳虚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温补脾肾

    方药:真武汤加减

    炮附子,茯苓,猪苓,白术,白芍,生姜等。

    (三)心肾不交

    主证:虚烦失踪眠,心悸不宁,忘掉,头晕,耳鸣,咽干,腰膝酸软,多梦遗精,潮热盗汗,小便短赤,舌红无苔,脉细数。

    辩证;由心阴虚或肾阴虚均可导致心肾不交。心阴(血)亏虚,神失踪所养,故虚烦失踪眠忘掉,心悸。肾阴虚则腰膝酸软。肾的精气不能上充清窍,故头晕耳鸣。心肾阴虚,虚火内扰,精关不固,故多梦遗精。潮热盗汗,咽干小便短赤,舌红无苔,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交通心肾,滋阴降火

    方药:黄连阿胶汤

    黄连,黄芩,阿胶,白芍,肉桂,鸡子黄等。

    (四)肺肾阴虚

    主证;咳嗽痰少,痰中带血,腰膝酸软,瘦削,骨蒸潮热,口干咽燥,盗汗,颧红,遗精,舌红少苔,脉细 数。

    辩证;本症多因久咳耗肺阴,进而损及肾阴所致。肺肾阴虚,则咳嗽痰少。虚火灼伤肺络故痰中带血。肾阴不敷,则腰膝酸软,遗精。骨蒸潮热,颧红,盗汗,舌红苔少,脉细数均属阴虚内热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滋补肺肾

    方药:百合固金汤或麦味地黄汤加减。

    麦冬,五味子,生地,山药,山萸肉,百合、玄参,贝母,桔梗,白芍,生甘草等。

    附:水肿

    一、概述

    体内水湿运行窒碍引起潴留,泛滥肌肤,导致头面,眼睑,四肢,腹背,乃至满身浮肿者称为水肿。当代医学中的心、肝、肾、内分泌成果失踪调,营养窒碍所致的水肿均属此范畴。

   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记实颇早,《内经》称为“水”,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篇说:“三阴结谓之水。”声名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有关,并分为风水、石水,涌水。《金匮要略》称为“水气”,按病因脉症分为风水,皮水、正水、石水:又按五脏的症候分为心水,肝水,肺水,脾水,肾水。元代朱丹溪概括为阴水,阳水两年夜类,后人按照米氏之说,在阴水,阳水的基本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阐扬。

    人体水液的代谢,首要寄托肺气的通调,性情的转输,肾气的开阖,三焦的决渎,从而使膀胱气化畅行,小便通利,贯串毗邻水液平稀。若外感风邪水湿,或内伤饮食劳倦,造成肺气不宣,不能通调水道,脾为湿困,运化不健;肾气亏虚,开阖倒霉,膀胱气化反常,均能引起水湿泛滥而成水肿。

    二、病因病机

    (一)外感风邪 风邪外袭,加害肺卫,肺气失踪于宣降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风水相博于肌表,发为水肿。

    (二)感应熏染水湿 住所湿润,或涉水冒雨,水湿内侵,脾为湿困,运化反常,水湿内停,泛溢肌肤而成水肿。

    (三)内伤饮食 饮食失踪于调摄,或耐久营养不敷,性情受损,运化失踪职,气不化水,甚至水液停聚,而成水肿。

    (四)脾肾亏虚:劳倦伤脾,纵欲伤肾,或年夜病、久病、妇女多产均能损伤脾肾。脾虚则转输无权,肾虚则开阖倒霉,甚至水液泛滥而成水肿。

    总之:凡外感风邪水湿引起的水肿,多属阳水,属实证,病在肺脾;内伤饮食,劳倦,纵欲引起的水肿,多属阴水,属虚证,病在脾肾。在病程演变中,阳水不愈,或重复爆发,耗伤正气,可转为阴水;阴水复感外邪,引起急性爆发,也可转为阳水,或呈本虚标实,虚实混合之证。

    三、辩证论治

    水肿病的辩证,首要按照发病的缓急,水肿的部位,皮肤的颜色,按之凹陷的规复难易等区别阳水和阴水。

    阳水:多为风邪、湿浊相博而致。发病赶紧,水肿多从新面部起头,而后广泛满身,以上半部肿较为显着,按之凹陷易于规复。体质平实,面色黄或红;气味粗长或咳喘,身热,恶风,自汗,口苦烦渴,年夜便干结,小便黄赤,舌质红,苔黄,脉沉数有力或佻薄。

    阴水:多为脾肾衰弱所致。起病较缓,徐徐水肿,多为下肢先肿或脘腹胀满,以下半身肿显着,按之凹陷,规复较慢。体质多衰弱面青唇白,声音降低,神疲气怯,身寒肢冷,口淡不渴,年夜便多溏。舌质淡,苔白,脉沉细弦小,按之无力。

    (一)阳水证:

    1.风水相搏

    主证:浮肿先自眼睑起头,继而广泛满身病势成长迅速,尤以面部较着,小便倒霉,或有恶寒发烧,无汗,头痛,四肢辛酸,咽喉肿痛,咳嗽气喘,苔薄白,脉浮。

    辩证:风邪袭肺,肺气闭塞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甚至水湿潴留,故小便倒霉,发为水肿。因风有浮越之性,风水相博,故浮肿先自眼睑起头,尤以面部为较着,邪郁肌表故而恶寒发烧,无汗,头痛,四肢辛酸。风热交侵,故咽喉肿痛,水湿停聚,肺失踪清肃,故咳嗽气喘。苔薄白,脉浮为邪在肺卫之象。

    治法;疏风宣肺,清热利水

    方药:越婢加术汤加减

    麻黄,石膏,羌活,防风,白术,杏仁,生姜。

    2.湿困脾阳

    主证:满身浮肿,腰以上为甚,按之没指,小便短少,身材困重,纳呆呕恶,胸脘胀闷,舌苔白腻,脉濡或沉缓。

    辩证;外感湿邪,湿浊困脾,脾失踪运化,甚至水湿浸渍肌肤,故见肢体浮肿,皮肤按之没指为水肿主要,故小便短少,湿困脾阳,气机停滞,故身重纳呆,呕恶,胸闷脘胀,苔白腻,脉濡或沉缓及湿盛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健脾化湿,通阳利水

    方药:五苓散合五皮饮

    茯苓皮,猪苓,泽泻,白术,桂枝,年夜腹皮,桑白皮,生姜皮,陈皮等。

    3.湿热壅结

    主证:满身浮肿,胸腹胀满,口干,烦热,身重而困,小便短赤,苔黄腻,脉滑数。

    辩证;水湿内停,壅于肌肤,故满身浮肿,湿热熏蒸,气机升降反常,故胸腹胀满,口干烦热。湿性重着而困脾,故身重而困乏。湿热下注,膀胱输化失踪职,则小便短赤,苔黄腻,脉滑数为湿热内郁之征。

    治法;清热利湿,利水消肿

    方药:疏凿饮子加减

    防已,猪苓,茯苓,泽泻,木通,年夜腹皮,商陆,赤小豆,白茅根,滑石等。

    (二)阴水

    1.脾阳不振

    主证;面色萎黄,满身浮肿,腰以下尤甚,按之凹隐,不易规复,脘闷腹胀,纳减便溏,神倦肢冷,小便短少,舌质淡,舌体胖,苔白滑,脉沉缓。

    辩证;中阳不振,气不化水,致下焦水湿泛滥,小便倒霉,故腰以上肿为甚。脾阳不振,运化无力,故脘闷纳呆,腹胀便溏。气虚则色不外荣,故面色萎黄,阳水卫外,则神倦肢冷。舌体胖色淡苔白滑,脉沉缓均为脾阳不振,水湿停聚之征。

    治法;湿脾行水

    方药:实脾饮。

    茯苓,白术,附子,干姜,木喷香,厚朴,木瓜,年夜腹皮,草果,炙甘草,生姜,年夜枣。

    2.肾阳虚衰

    主证;满身浮肿,腰以下尤甚,日久不愈,腰痛困重,小便淘汰,形寒肢冷,面色灰滞或晄白,舌淡体胖,苔白,脉沉细。

    辩证;肾阳衰弱,致膀胱气化倒霉,故小便淘汰,腰为肾之府,肾虚而水湿停积,则腰痛困重。肾阳不敷,命门火衰,不能温养肢体,故形寒肢冷面色晄白。舌淡体胖,脉沉细均为肾阳虚衰之象。

    治法:温补肾阳,化气行水。

    方药: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

    附子,茯苓,白术,白芍,车前子,牛膝,生姜等。

上一篇:肺与年夜肠 下一篇:脾与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