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

时间:2010-04-11 |来源:三九中医药网 收集整理


    一、祖国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了解
  中医一样寻常以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属于"黄疸"范畴的病变。可是,黄疸不必然便是病毒性肝炎,必要辨病。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颇似中医的"肝郁"、"胁痛",这是依据《内经》:"肝病者,两胁下痛"。"肝病头眼花,胁支满,三日体重、五日而胀、三日腰脊少腹痛,胫酸"等文献所描写的症状而了解的。但病毒性肝炎还具有食欲不振(纳呆),恶心,腹胀,便溏等消化体系症状。在初期也可有畏寒、发烧。因而有人把病毒性肝炎归属于中医的"脾病"。这个题目有过争论,我们以为肝的部分心理成果与"脾"慎密亲昵有关。《金匮要略》说:"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"。指出肝病会影响到脾,是有引导意义的。
  黄疸最初称为"瘅",如《内经》说:"湿热订交,平易近当病瘅"。关于瘅的记实最早见于《山海经》。《伤寒明理论》评释为"瘅者黄也",瘅与疸同音,古相同用,自后汉张仲景往后,渐多改为黄疸。
  最早的医籍《内经》已有关于黄疸这一病证的描写:如《素问》"溺黄赤安卧者黄疸","目黄者黄疸"。《灵枢经》疾诊尺篇:"身痛而色微黄,齿垢黄,爪甲上黄,黄疸也。安卧,小便黄赤,脉小而X者不嗜食"。在经脉篇中记有:"足太阴,足少阴所罹病皆能发黄疸"。这是因为脾湿胃热交互郁结而成,因湿热闭藏于脾,脾主四肢为四运之轴,而脾所留滞的湿热藉四运之力,运输于外,因而产生黄疸,故经云湿热订交平易近当病疸也。《伤寒论》阳明篇:"伤寒七、八日身黄,阳明发黄"。《金匮要略》记有:"然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"。又说:"肾劳而热为女劳疸,湿热伤脾,而为谷疸"。并记有"跌阳脉紧而数,数则为热,热则谷消;紧则为寒,食而为满,跌阳脉紧为伤脾,风寒相搏,食谷即眩,谷气不消,胃中苦浊,浊气下贱,小便不通,阴被其寒,热流膀胱身材尽黄"。《沈氏尊生书》说:"天行疫厉甚至发黄者,皆谓之瘟黄"。三因方谓:"各类黄疸都与水食有关"。《医宗必读》"黄者中间戊己之色,故黄疸多属太阴脾经,脾不能胜湿,受挟火热则郁而成黄"。《证治绳尺》谓:"黄疸乃脾胃气虚,感应熏染湿热,郁于腠理,淫于皮肤,蕴积成黄"。《医学心悟》以为"谷疸、酒疸、黄汗为阳黄。女劳疸为阴黄。……黄疸者目珠黄渐及皮肤黄色,此为湿热壅遏所致,湿蒸热潮黄色成矣。然湿热之黄,黄如桔皮柏皮间火气而光彩此名为阳黄。又有寒湿之黄,黄为熏蒸色暗不明,伯仲厥冷,脉沉细此名为阴黄"。黄疸的分类由汉、隋、唐、宋以来有五疸、九疸、三十六黄之多,颇为具体。明张景岳主张舍繁从简,他按黄疸的症候群,按照其性子分为阳黄及阴黄两年夜类。
  病毒性肝炎系满身性传染,而以肝为首要受侵袭脏器的疾病。肝主藏血,性喜条达,脾主运化,性喜温和,湿热之邪,加害肝脾,肝气郁结则瘀凝,脾运不健则湿滞,且肝与胆,脾与胃、脏腑相连,又为表里,脏病及腑是较自然的。尤其湿热累及于胆,致使胆失踪疏泄,则胆法渗溢,成为黄疸。临床上常以黄疸程度的深浅,继承时刻的久暂,作为衡量预后的指标之一,实践证实晰有参考代价。
 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,在祖国医学中若何了解呢?在海内曾有差此外面点;由其临床辨证来看,多偏向于"肝郁"、"胁痛"、"谷疸"的范畴。《内经》刺热篇载有:"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多卧……胁满痛"。这是指肝热气郁所引起的胁痛,痞块肝气郁滞。又说:"肝脉贯膈布胁肋,足厥阴肝经之络,令人胁痛"。《巢氏病源》说:"邪气客于足少阳之络,令人胁痛"。《症治汇补》说:"湿热郁火,风令外侵皆令胁痛。……凡胁痛日久不愈者,乃痰郁结成积块,肝积曰肥气,病在左。肺积曰息贲,病在右,爆发偶尔,皆肝木有余"。《症因脉治》"有疠气胁痛之症,病起匆匆暴发寒热,胁肋刺痛,沿门相似,或在一边或在两边,痛之不已,所谓疠气风行之疫症"。可知有肝病常胁痛,肝为刚脏,易动难静,受内外之邪所伤,则肝失踪其条达之性,肝气横溢,不独本脏受病并能波及他脏。
  (一)病因病机
  1.病因:
  (1)外感熏生病:孙思邈:"凡遇时行热病,多必内瘀著黄"。《沈氏尊》生书:"有天行疫疠,甚至发黄者"。《医学入门》:"治时行及瘴疟疫疠,急发黄"。缪仲醇谓:"凡黄稀有种……误食鼠粪亦作黄"。似说出钩端螺旋体病与黄疸的相关。这是指外因方面。
  (2)饮食身分:张仲景首先提出"谷疸",指出饮食与黄疸的相关。《圣济总录》释:"失踪饥饱甚,则胃中满塞,谷气未化,虚热熏蒸,遂为谷疸"。往后医家均很夸大饮食身分对黄疸产生的紧张性。
  (3)喝酒:张仲景指出的"五疸"、"酒疸"是其中之一。《巢氏病源》:"夫虚劳之人,若喝酒多,进谷者少,则胃内生热,……则身目发黄"。孙思邈谓:"夫发黄,多是酒客"。
  (4)血瘀:血瘀可甚至黄疸,这首先是《伤寒论》提出的。"太阳病身黄……血证也,抵御汤主之"。《医学传灯》:"女劳疸者,身黄加以额黑也……皆蓄血之所致也"。《沈氏尊生》:"又有瘀血发黄,身热,小便自利,年夜便反黑,脉芤而X。当用药下尽黑物为度(宜桃仁承气汤)"。
  (5)虚劳:虚劳可致黄疸,如张仲景说:"男人黄,小便自利,当与虚劳小建中汤"。又《景岳全书》谓:"阴黄之病,何甚至之?盖必以七情伤脏,或劳倦伤形,因致中气年夜伤,脾不化血,故脾土之色,自见于外"。钱镜湖《辨证奇闻》谓:"女劳疸,其证肾气有损,致成黄疸"。这些是内因,也是致成黄疸的缘故起因。
  2.病机:发黄的病机,各家评释不一,首要论点为《内经》所提出的:"湿热订交,平易近当病瘅"。朱丹溪用"XX相似"来例如湿与热发黄的原理,提醒我们湿热为黄疸的首要发病机制,古人研究形成湿热的成因,当推清代温病学派。薛生白说:"湿热病属阴明,太阴者居多,中气拭魅者则病在阳明,中气虚者则病在太阴。……要之湿热病邪,从表伤者十之一二,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,阳明为水谷之海,太阴为湿土之脏,故多太阴阳明受病。……膜原者必通肌肉近胃府,即三焦之流派,实一身之半表半里,邪由上受,直趋中道,故病变多发膜原。太阴之伤,湿饮停聚,客邪再致,内皮毛引故病湿热,此皆先有内伤,再感客邪非由脏及腑之谓。若湿热之症,不挟内伤,中气拭魅者其病必微,或先因于湿,再因饥劳而病,亦属内伤湿,标本同病,然劳倦伤脾为不敷,湿邪亭滞为有余。
  由上述可以看到薛氏对湿热的成因及传染路子都作了注重的论说。王孟英又补充湿邪停聚为有余之说;谓:"脾伤湿聚曷云有余?盖太饱则脾困,过逸则脾滞,性情困滞而少健运,则饮停湿聚矣"。
  按薛、王二氏的论点,太阴、阳明的湿热成因,除少数患者从表伤者外,饥饱劳逸为孕育产生湿热的首要缘故起因。所指饥饱劳逸者,皆是违反了《内经·上古灵活论》的:"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形与神俱"的养生要求。在这里也回响反映出"病从口入"的一途。
  祖国医学以为病毒性肝炎的病因首要为湿热所致,经口熏染的,而何以有黄疸型及无黄疸之分呢?我们的观点是:正如《内经·天元正纪年夜论》比方伯所说:"五气之常过分不及发异也。……过分者暴,不及者徐,暴者病甚,徐者为病持"。岐伯此论概指统统疾病的发病规律,湿热症、黄疸、胁痛、脾胃内伤等,亦不越此领域。
  仅就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来说,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常常是发病暴而且甚(重)。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则相反,多发病徐缓,病程继承日期长,二者的成例是前者,产生伤害多,且在呈现黄疸症后,或略后一些时刻。至于后者很少在发病初期有暴甚者,多在久治不愈后产生不良结果。
  过分者有余,不及者不敷,我们理解?理睬黄疸型属于有余,无黄疸型为不敷。但有余和不敷,常常是相互凭借,同时存在着的。正如《内经·天元正纪年夜论》所说:"有余而往,不敷随之,不敷而往,有余从之"。所谓往者去也,事物在成长行为中,浮现过分和不及的厘革规律。譬喻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,在初期发病一样寻常是属不敷,假若久治不愈,到末期每每是呈现有余,末期肝硬化腹水,便是不敷之中的有余。患者气血日衰体力日下,在不敷之中呈现的有余,它和有余之中的不敷完全相反。有余和不敷,有正常情形下,也是同时存在,这种厘革是动静盈亏的行为的功效。
  (二)临床症状及症候分型 病毒性肝炎的一样寻常症候为满身乏力,胃脘胀满、纳呆、恶心,厌油食,年夜便燥结,偶尔溏泻,呈白色或灰白色(黄疸型),尿黄色或深黄色,乃至赤X,左胁胀痛,拒按,背X,肝脾肿年夜等症。按照临床所见,一样寻常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;黄疸型分为阳黄及阴黄二种。
  1.阳黄症:黄色光鲜,若桔子色,身热烦渴或骚扰不安,消谷善饥,恶心。小便赤X热痛,年夜便秘结或溏泻,胁痛身材瘙痒,满身疲倦,脉洪滑或弦数有力,舌苔黄腻或干燥,舌质发赤。
  2.阴黄症:黄色暗晦如烟熏,神思困乏,说话稍微,畏寒少食,四肢无力,胁痛,背痛,年夜便时溏时燥,以溏为多见,喜静恶动,脉虚软或细弱无力,舌苔白腻或滑润。
 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,一样寻常不易诊断,在临床辨证上,多授与综合分辩要领。
  (1)实症:常见于初发的时辰,一样寻常病程较短,心中烦热,胃脘胀满,纳呆或厌食,时冷时热,右胁痛,拒按,头痛头昏,失踪眠多梦,年夜便秘结,小便偶尔倒霉,舌苔黄腻,舌质赤,脉象弦实或弦数有力。
  (2)虚症:多为病程延宕一个阶段的,身材虚弱,精神不振,疲倦无力,体乏,头晕,失踪眠,多噩梦,消化不良,纳呆,嗳气,腹胀,心跳气短,右胁胀痛,肝肿年夜。舌苔白腻或滑润,脉弦细无力或弦数而软。
  二、治疗方案
  治疗总则是除湿清热。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,必先断根黄疸,再用清肝化郁之剂,或在消弭黄疸的同时,佐以疏肝化郁之药。阴黄则宜湿补行湿为主,阳黄则以清热利湿通二便为主。
 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有治疗,应按照脉、苔鉴识虚实,而用清热开郁,养脾舒肝,解毒活血利湿为主的要领;苦辛淡渗法兼通泄法;或苦辛淡清法。在实证时以清肝化瘀泄热和胃之剂;虚证宜用补气和胃、疏肝化瘀为主的药物。
分类 黄疸光华 寒热 汗 头身 胸腹 饮食 年夜便 小便 舌苔 脉象
    黄
    疸
    型 阳
    黄 黄色如桔皮柏皮而有毫光 发烧 但头汗而身无汗 常浮躁不安 腹满 厌油食,烦渴 秘结干硬 倒霉热痛 黄腻干 洪滑有力
    阴 黄  黄如烟熏色暗而不明 畏寒而不发烧 常自汗 精神不振,喜静恶动,乏力 心下硬按之痛,胁痛 口淡、乏味、食少 年夜便不实 自利 白腻滑润 沉细无力
    无 黄 疸 型  实 证  无 偶尔有热 不定 头晕头痛,烦燥背X 腹满,胁痛 纳呆,烦渴 燥结 倒霉或正常 黄腻 弦数有力
    虚 证  无 少见 少 疲倦无力、精神不振 心下硬,胁痛,腹胀 消化不良,纳呆 溏或正常 自利 湿浊白腻 弦数无力
 
 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,以服药为主,但必需配合卧床歇息及饮食疗法。 

  一、对肝硬变的了解
  肝硬变在祖国医学上,相称于"膨胀"、"黄疸"、"储蓄堆集"三门。《内经》厥阴病篇:"肝病眼花,胁支满、肝胀者、胁下痛"。水胀篇:"膨胀如何若何?岐伯曰:腹胀身皆年夜,年夜与腹胀等也,色苍黄、腹筋起,此其候也"。按前者指的是肝病了眼花,胁下闷满,肝肿年夜则胁痛。后者则说"腹年夜"是指腹水,色苍黄是形貌因肝病而产生了黄疸。"腹筋起"是因门静脉轮回受到窒碍,而诱起静脉怒张。
  《金匮要略》储蓄堆集篇:"凡有形有物,痛有定处,积而不散,推之不移,此称为积,病在血分……"。《医门法令》:"凡症瘕,积块、痞块,即成胀病之根,穷年累月,腹年夜如箕,腹年夜如瓮,是名单腹胀"。
  经由过程以上的阐述,我以为储蓄堆集和膨胀,是肝硬变的产生和成长历程的差别阶段和临床默示。
  (一)病因病机
  1.病因:喻嘉言著《医门法令》说:"凡有症瘕、积块,即是胀病之根,穷年累月,腹年夜如箕,腹年夜如瓮,是名单腹胀"。这虽然不是专指肝硬变而言;但了解腹水的形成,与腹腔中的症瘕积块有关;而且喻氏以为胀病不外气结,血凝、水裹、这是一个很年夜的发明。
  对臌胀的形成,李X说:"盖脾居中,能升心肺之阳,降肝肾之阴,今内伤外感,脾阴受伤,痰饮结聚,饮食之英华不能撒播,上归于肺,下注膀胱,故浊气不才,化为血瘀,清浊相溷、坠道壅闭,郁久成热,热化成湿,湿热相搏,遂成臌胀,或在脏腑之外,或在荣卫之分……亦归于脾也"。万密斋说:"阴阳愆伏,营卫呆滞,三焦不能宣行,脾胃不能撒播,胀满之所由生也"。指出脾阴受伤,荣卫呆滞,遂道壅闭是形成臌胀的紧张枢纽。综合上述阐述,我们以为肝硬变的病因,有以下几个方面:
  (1)饮食不节,饥饱劳逸为其常留情因。
  (2)湿热郁滞:湿邪为六淫最甚者,湿热郁遏为黄疸和首要成因。
  (3)血吸虫病、肝吸虫病:在南方多见,陈士铎论及虫臌的证治,声名昔人很早已经仔细了这方面的情形。
  (4)喝酒:耐久年夜量嗜酒,常常是本病的缘故起因。
  (5)七情:忧思伤脾,郁怒伤肝,恐慌伤肾。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病人多有脾性的变化,七情的厘革对预后有必然影响。
  (6)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,因为误治或其他缘故起因:常常重复爆发,久治不愈,而形成延宕或慢性化。
   2.病机:本病以肝为主,进而累及脾肾。肝为血脏,性喜条达,肝病则郁而不达,气滞而血瘀,延宕日久则成症瘕积块,肝气失踪疏,横逆犯脾,脾胃受侮,导致"脾虚之甚",运化失踪职,甚至清阳不升,津液失踪于输布,浊阴不降,水湿不得转输,于是"清浊相混,地道不通……湿热相生,造成胀满"。《素问》所说:"浊气在上,则生X胀"。
  臌胀多系由肝病或血吸虫病等引起的单腹胀,并与耐久嗜酒、营养不良和精神身分等有关。这些缘故起因均能损伤肝脾,而致疏泄,运化成果反常。肝气郁结,血行瘀滞,壅阻肝脉而成症结。脾之运化失踪职,气滞湿阻,水湿内蕴,或因湿郁化热,而致湿热壅积中焦。气、血、水三者交相搏结,徐徐形成膨胀。湿困日久,脾阳受损,渐及于肾,脾肾阳虚,则水液的运化输布更为倒霉,臌胀益甚。如湿热久蕴,可以耗伤阴精,或久病体虚,劳欲太过,精血内亏,则不能养肝,故病久多见肝肾阴虚。总之本病为肝、脾、肾三脏同病。气、血、水三者互订交结,本虚标实,错综并见,主要者因正气不敷,水湿热毒深至,可以引起晕厥。
  (三)临床症状及症候分型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潘澄濂将肝硬变分为储蓄堆集型及臌胀型二型。
  1.储蓄堆集型:
  (1)肝郁血瘀证:肝脾区可有压痛,脘腹痞胀,食后加重,口苦,纳呆、年夜便秘结或不畅,小便常黄赤或有衄血,舌边紫,脉象弦细或弦滑。
  (2)脾虚气阻证:面色苍黄,肝脾区隐痛,乏力,纳差,厌油食,腹满,肠鸣矢气,年夜便常溏,下肢轻度浮肿,舌边现齿痕,质淡或代灰,舌苔白腻,或薄白而垢,脉象濡细。
  2.臌胀型:
  (1)血瘀壅滞证:面色萎黄,皮下呈现红缕赤痕,常有齿衄、鼻衄、腹胀绷急,青筋袒露、胁痛、溲赤便燥,舌质红多代紫,苔黄白相兼而不润,脉象弦数。
  (2)脾虚水聚证:面色苍黄,神疲钝力,腹胀如鼓,晃悠有水声,纳差,朝食不能暮食,便溏、溲短少,肢冷或下肢浮肿,舌质淡或边代灰,苔白腻或灰白,脉细弱或濡细。
  (3)湿热蕴结证:巩膜皮肤黄染、发烧、口干苦、纳呆、腹胀如鼓、溲黄赤,便秘结或先硬后溏,可有衄血,舌质红,苔黄糙,脉象滑数。
  (4)肝肾衰竭证:面色惨淡,神倦懒言,气急,腹年夜膨满,青筋袒露,下肢浮肿,腰围酸痛,溲少,阴虚者多伴有低热,心烦,夜寐不安,舌质紫暗,脉象弦细。
  肝硬变腹水的重症,在治疗中常常用峻烈泻剂为首要丹方,这是一种治疗手腕,然而鉴识其虚实确系关键,医籍中的鉴识虚实要领,以李士材的观点对照安妥,他说:"阳症必热,热者多实;阴症必寒,寒者多虚。先胀于内而后肿于外者为实;先肿于外而后胀于内者为虚。小便赤黄,年夜便秘结者为实;小 便明净,年夜便溏泻者为虚。脉滑数有力者为实;脉浮弦细X者为虚。赤色气粗者为实;色瘁气短者为虚。凡实证或因六淫外侵,或因饮食内伤,阳邪赶紧,其发必暴;凡虚证或情志多劳,或酒色太过,穷年累月,其来有渐,故治实易,治虚难"。提醒我们虚实的辩证是相关重年夜的,肝硬变腹水也不都是实证,而猛浪的峻泻,常常有不成料理的结果,这是临床实践中必必要操作独霸的。
  二、肝硬变治疗方案
  肝硬变是一种慢性满身性疾病,尤以肝郁,脾虚,肾损为凸起,是以,除呈现腹水外,在治疗方面以柔肝、健脾、益肾分袂作为各个阶段的根基要领。常选用鳖甲、柴胡、桃仁、红花、莪术、三棱、白芍等具有活血和消积浸染的药物,组成为柔肝药。选用党参、苍术、黄芪、茯苓、山药、砂仁、喷香附等具有补气和理气浸染的药物组成健脾药。选用地黄、石斛、枸杞果、麦门冬、菟丝子、山萸肉、附子等具有育阴或通阳浸染的药物组成益肾药。还选用黄连、黄柏、茵陈、年夜黄、白茅根、板兰根、款项草、金银花、连翘、郁金等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渗湿的药物,以治湿热蕴结证。这是指储蓄堆集症的治疗,但需按照辨证分袂主次,选择应用。
  关于肝硬变腹水(臌胀)的治疗,海内各家观点不一。更多的人依照《内经》"年夜小便倒霉者,先治其标"。"开鬼门、清洁府"的治则。思量利尿导泻,是急则治标的常用要领。"鬼门"即玄府汗腺,"净府"即膀胱,开鬼门即发汗,清洁府即利小便。二者的使用原则是;肿在身半以上者当发汗,肿在身半以下者当利小便,上下分消,使阴阳平治,水气可去,如其不效,则当通年夜便。我们主张辨证施治,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,联络脉、苔、症亦可补攻兼施。